5G技術、4K電視、物聯網、無人駕駛……令人眼花繚亂的信息技術與信息化產品,正在重塑人們的生活和經濟格局。記者1月8日獲悉,我省出臺重大舉措激活、升級信息消費,推動信息產業大發展,計劃兩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。

  根據《湖北省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實施方案》,到2020年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萬億元。全省行政村實現100%通光纖網絡、100%覆蓋第4代移動通信(4G)網絡信號,網絡基礎設施各項指標達到全國一流,中部領先。

  新一代信息技術,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標志性技術,我國已將其列為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。眼下,各地陸續出臺多項信息消費鼓勵政策和措施,推動信息產業發展。

  據了解,我省將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、突破關鍵技術、推廣應用重點終端產品,拓展信息消費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,提高信息消費供給水平,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、個性化信息消費需求,加快激發市場活力、釋放內需潛力。“隨著新模式、新業態、新技術、新產品的不斷涌現,我省信息消費潛力巨大。”省經信廳有關人士介紹,2017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82億元,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,同比增長13.76%;2018年前10月,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3.34%,比全省工業增幅高出6.64個百分點,預計全年可以實現13%的增速目標。(吳文娟)

  鏈接:信息消費成本將持續降低

  《湖北省進一步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持續釋放內需潛力實施方案》發布,方向直指增強信息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,推動我省信息產品創新和產業化升級。

  突破核心技術,造出更多好產品

  提升信息消費,首要的是造出更多好東西。

  《方案》透露,將從五方面著手,提高信息消費供給水平。

  擺在第一位的是突破關鍵核心技術。包括芯片設計、封裝測試、材料加工及提供位置服務的智能地理信息系統(GIS)平臺、應用軟件和智能產品,湖北力求形成核心競爭優勢。在新型顯示面板、5G、超大帶寬光器件、激光通信光源、工業互聯網等領域,要在“關鍵核心技術”上取得突破或新進展。

  2G時代,數據萌芽;3G時代,數據生長;4G時代,數據發展;5G時代,將是數據的天下。

  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稱,我省正迅速展開相關布局。目前,“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”發起成立了覆蓋行業內60%以上的國家級創新載體的光電子發展聯盟,兩年左右突破25G速率及以下光電子芯片技術;“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作創新中心”匯聚了眾多國內校企合作科研項目,正在成為人才、技巧和資本的聚集地。

  其次是推廣信息終端產品。百姓生活中,將出現更多新奇的產品和服務。省經信廳相關人士介紹,4K電視+電商、休閑娛樂等新型增值服務將大量進入家庭,利用北斗、物聯網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許多應用電子產品將獲得智能化升級。武漢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、襄陽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項目,將帶動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、汽車制造等相關產業發展。“在北斗導航領域,我省技術研發能力全國最強。”省經信廳人士介紹,利用北斗技術,可以帶來智能駕駛、智能路網、智能泊車的大變革。

  在提升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方面,我省將逐步實現教育、文化、旅游、社保、養老等領域的跨地區、跨層級信息共享,讓百姓享受到更便捷服務。在豐富數字創意內容和服務方面,我省將創建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,發展優質線上內容產業,建設數字博物館。

   提速降費,提升消費能力

  讓更多人、更多企業獲得高水平信息服務,提升信息消費能力,是《方案》的重要目標之一。

  根據《方案》,我省信息基礎設施將獲較大幅度升級。包括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(武漢)建設、年內IPv6升級、試點商用5G,光纖網絡進村,4G網絡覆蓋農村等。

  《方案》還提出,擴大電子商務服務領域。以武漢、宜昌、襄陽等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為重點,創新發展電子商務;構建集平臺、貨源、倉儲、物流為一體的跨境電商聚集生態;在汽車、鋼鐵、石化、裝備制造等傳統優勢領域打造全國領先的工業電商平臺。

  令人關注的是,我省將持續降低信息消費成本。手機套餐將更優惠,貧困地區群眾將享專屬資費優惠;對中小企業、“雙創”企業,將定向降低專線價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