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口古井,承載著1800多年的悠久歷史;一株古槐,見證了古井的輝煌與滄桑。古井貢酒,在歷史的長河和古井名人的歷史影響下,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底蘊。
9月18日,黃鶴之星“星起航”名企游學活動-走進安徽亳州古井集團,本次活動匯聚了黃鶴之星三期學員費飛龍,九期學員譚文建、吳俊熙、黃明興、宋紅碩、黃超超,十期學員梅亮、周萬平,十一期班長羅亞非,學員劉葉晴、朱騰飛、朱杰、孟巖舟、曹育杰、袁潔、李斌、趙闊、張慶宇、易繼超、尹亞安等30多位杰出學員代表,深入探索古井集團在技術創新、市場拓展策略方面的卓越實踐,并深刻領悟了支撐其酒業長期繁榮不衰的精神內核。
在黃鶴之星特訓營九期學員黃明興的熱情引薦與悉心帶領下,“星起航”游學團逐一參觀了古井酒文化博物館、品鑒車間、科技館、無極酒窖及智能化灌裝車間等,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。古井貢酒,作為老名酒的代表,始終秉持長期主義精神,歷經歲月洗禮非但未顯老態,反而愈發璀璨奪目,不斷開拓新領域,展現新風貌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借鑒古井企業的發展模式、管理經驗以及文化價值塑造等商業精華,促進自身企業建設發展中突破創新。
古井貢酒的輝煌始于1800多年前的建安元年,當時曹操將家鄉亳州所產的“九醞春酒”及其釀造方法“九醞酒法”獻給漢獻帝劉協,從而開啟了古井貢酒的傳奇篇章。此后,古井人世代傳承這一傳統技藝,并融合“桃花春曲”的獨特釀造方法,依托明清時期的窖池群等歷史遺址,精心釀造出獨一無二的古井貢酒。
在傳承中創新,是古井貢酒不斷前行的動力。白酒香型的劃分始于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,而古井貢酒在保持濃香型特色的同時,不斷探索自身獨特風味。通過對老曲房微生物群的深入研究,古井貢酒成功發現了烤麥香風味物質,并據此推出了古香型白酒年份原漿?年三十,其酒體古香幽雅、芳香馥郁、甘醇圓潤、諧調豐滿、綿凈悠長,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贊譽。
2016年,古井貢酒與黃鶴樓酒業的戰略合作更是開創了“中國雙名酒”的新格局。雙方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,共同推動了中國白酒行業的繁榮發展。
古井酒文化博物館,作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,不僅展示了古井集團的歷史文化,還與現代化的生產工藝和企業管理理念相得益彰,共同構成了古井集團獨特的文化魅力。
古井文化的核心在于“貢獻”精神,即尊曹操為酒神,以“中華第一貢”為旗幟,秉承“忠誠、貢獻、共享”的價值觀,致力于“貢獻美酒,樂享生活”的企業使命。
從貢酒到貢獻,從共享到共贏,是古井人一以貫之的理想。簡單工作、快樂生活,是現代人的追求,是具有普世價值的生活理念。把二者合起來,貢獻美酒、樂享生活,是體現古今一體、返璞歸真的人生觀。
隨后,所有人前往常年恒溫恒濕的無極酒窖,親身體驗了酒香與悠久歷史的雙重震撼。“無極酒窖”之名,寓意深遠:一者,古井貢酒釀造用水取自“無極之水”,即深藏于地下三尺、富含鍶、碘、鉀等對人體有益元素的清泉;二者,亳州乃道家先賢老子、莊子的故里,“無極”二字蘊含了道家“道生萬物,無邊無際”的哲學思想。
無極酒窖的構思設計將酒文化與亳州的歷史人文完美結合,融入了“曹操運兵道”和“花戲樓”的設計元素,并吸收西方酒莊風格,可謂是融匯古今,橫貫中西,陰陽和中,別具一格。
穿過窖藏區,透過特設的“觀塞孔”,一排排整齊排列、封存著“中國紅”壇蓋的陶壇映入眼簾。這些酒壇,宛如古戰場上整裝待發的勇士,又似待嫁新娘的紅蓋頭下藏著的嬌羞面容,更仿佛是沉睡中的佳人,在這涼爽的地窖中靜靜地醞釀著美麗與芬芳。
“美酒是有生命的,正聽著音樂慢慢成熟”。這是無極酒窖墻壁上一句耐人尋味的宣傳語。可見,古井集團把美酒看作有生命的物質,把對美酒的釀造當作對生命的造就。酒窖播放著中國傳統音樂——宮商角徵羽,讓美酒陶醉在以云水禪心為魂的音樂里。
在無極酒窖的地下三層,一個利用尖端全息影像技術復原的亳州古戲臺、花戲樓令人嘆為觀止。通過視覺的變換,這一空間將“造型藝術”“建筑藝術”與“影像藝術”完美融合,展現了中國美學的獨特魅力,同時也彰顯了古井人傳承與創新并舉的文化精神。
如今,古井貢酒已經實現人才隊伍不斷壯大、人才理念形成體系、選人用人機制更加健全、教育培訓效果明顯、“正”字文化持續弘揚、改革創新持續深化、激勵保障更有溫度。
2020年,古井集團啟動數字化技改項目,建設古井貢酒質量生態產業園,如今一號釀酒車間已建成投產。而在古井貢酒質量生態產業園中,那座三層科技樓正在誕生更多的研發成果,持續夯實古井貢酒的核心競爭力。2020年-2022年,古井累計投入研發經費近9億元,打造著龐大而精密的研發體系。這里不僅有業界領先的器材和釀酒技術人才,還有古井貢酒與清華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、中國農業大學、江南大學、北京工商大學等高校深度合作而成立的“古井貢酒?年份原漿糧食研究院”“古井貢酒?年份原漿品質研究院”“中國白酒健康研究院”等機構。
作為傳統釀酒企業,古井貢酒在傳承古老釀造技藝的同時,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,推動傳統釀造工藝與數字化相結合。2019年,古井貢酒圍繞公司“戰略5.0”,全面啟動數字化轉型,形成了獨特的“1+2+6+N”數字化管理新模式,全面推進構建感知、聯接和智能的白酒工業互聯網平臺。通過將傳統釀酒工藝數字化,逐步推動機理模型創建和大數據分析應用,不斷優化釀酒生產工藝,推動綠色釀造,智能制造,讓數字產生“酒香”。
在古井貢酒的智能化灌裝車間內,現代化的機械手臂、大型輸送機、摘酒裝置以及智能傳感器等尖端設備,在“數字化管理系統”的精準調控下,高效協同完成了從釀造、灌裝到裝盒、裝箱的每一個生產環節。古井智能園的生產設備聯網率高達96%以上,實現了釀酒生產的高度自動化,這一轉變顯著減輕了釀酒工人的勞動強度,并使得車間的人均產能較傳統釀造車間提升了約十倍之多。
特別是在灌裝環節,智能設備的引入使得工作效率躍升了約2.27倍。從“原糧”轉化為“原漿”的整個過程,生產指令由智能化平臺自動下達到每一臺設備,實現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在線監控與管理,構建了一個緊密無間的智能化生產閉環體系。這樣的改造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,更確保了產品質量的穩定與卓越。
一天的參觀落下帷幕,學員們紛紛贊嘆古井貢酒豐富的文化底蘊,感慨良多。作為亳州的支柱產業,古井貢酒不僅在企業文化建設上理念超前、策劃周密、起點高遠,而且將企業文化滲透到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細節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,給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學員們紛紛表示,將認真總結學習,結合自身企業實際,打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,推動企業持續發展。
三期學員湖北工建科投總經理費飛龍說到,來到古井集團,感觸良多又增加些許思考。走進古井貢酒,看到“做真人 釀美酒 善其身 濟天下”十二個字;參觀古井貢酒,看到“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事業上的老實人 生活上的樸實人”這句話;離開古井貢酒,看到“中華第一貢”的追求。見微知著,務實的古井貢,蘊藏著大未來。
十一期領航班班長譜線光電總經理羅亞非表示,參觀了古井貢酒博物館關于古井貢酒的發展歷程,看到一代代古井貢酒人砥礪前行,銳意進取;堅守傳統,勇于創新!這種精神給我們帶來的莫大的激勵,更堅定了我們秉持長期主義經營好我們的企業,為社會持續創造價值的理念與決心!
九期學員貝茵萊生物總經理黃超超表示,今天非常榮幸地參觀了擁有百年歷史的名酒企業-古井貢酒廠,親身領略了中華酒文化的深厚底蘊,同時也收獲頗豐,學習到了許多有價值的知識與經驗。對于協會的精心安排與周到服務,表示由衷的感謝。
武漢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秘書長胡文表示,通過本次走進古井集團活動,黃鶴之星學員深刻地了解了古井集團文化內涵與技術創新脈絡,期望各位學員能從古井企業的成功模式中汲取靈感,借鑒其獨特的管理經驗、文化價值的深度挖掘與塑造等商業精髓,以此為鏡,促進自身企業在建設與發展中勇于突破,不斷創新。今后,黃鶴之星將持續開展“星起航”名企參訪活動,更好地搭建企業間的溝通橋梁,提升學員企業的綜合實力,實現互促共贏、協同發展。